2010/04/22

[法國] 琉璃波瀾(Chartres)

  廣場上擺了兩張背對背的長椅,兩尊銅像轉身互望。若似走進公園享受下午陽光的兩人,因為同時合上書本的巧合,回過身來醞釀出視線的邂逅一般。

  在我開始實習之後,Chartres這城市在耳邊出現的頻率增加了許多。當初詢問負責實習的主任確切的工作地點時,她也在地圖上找了許久,在旁邊看到了La Loupe,看到了Dreux,最後看到了Chartres,然後說:「啊!Chartres,這城市還算滿大的。」只是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只不過是一個無名的鄉間城市而已,直到我開始背誦法國地理,才知道原來Chartres是我們這裡的省會,儘管人口不過就10萬左右。

  冬天的法國無時無處都在飄雨,我從車廂走出,只見一道道溼氣摀住鏡片的裡裡外外。車站外的柏油路殘留著水漬,使得行過車輛的輪胎邊多了幾道裝飾的噴濺痕。我撐起傘,卻被迎面打來的風往後頭硬扯,就算連退數尺也不得喘息之機。刺骨的氣流讓手掌變成了慘白,只得收起防雨的工具,讓外套與頭頂沾著天降的露珠,以妥協換取十根手指頭僅存的溫暖。

  從城市的各個角落望去,那千年前就立起的教堂貌似在山頂上,往教堂方向走的路永遠是緩緩的上坡,而那坡頂上站著的,是成為文化遺產的信仰中心,兩座不盡相同的鐘樓各自佇立,帶給了立面一種不對稱的美。拍完照,我趕緊帶著地圖以及浸濕的鞋底,推開厚重的木門避難去。

  話說這時節的觀光客實在少得可憐,少到連門口的乞丐都懶得跟我寒暄。

  教堂內的閒逛正巧讓我遇上了暖氣的出風口,我踩在那塊長長的金屬板上,奢侈地享受穿過圓孔所冒出的熱氣,不一會兒,乾脆決定坐下來休息。我自私地把旁邊的排椅往前拉齊,然後坐下,讓鼓出暖風的洞烘乾不見血色的手指和腳板,順便攤開了地圖研究起了市中心的漫步路線。旁邊的女孩一行人見狀,也在隔壁另一個暖氣口,依樣畫葫蘆地烤起手掌來,同時還露出了幸福的模樣。

  是教堂內的解說看板提醒我頭頂上的兩圈彩色玻璃窗的。大概是因為天氣不好的關係,176片不是很清楚的半透明玻璃所發出的光彩收斂許多,不過總計2600平方公尺大的面積還是令人震撼,而這麼多裝飾應該是因為當地有彩繪玻璃工業的緣故。當中有三扇窗特別古老,自12世紀初建時就流傳至今,我站在下頭端詳了好一陣子,卻看不出什麼所以然。

  實習的第一天,學校的人開車載我們在市區兜風閒逛,一個Chartres的市民興致勃勃地介紹的城市的歷史和一切,但累壞的實習生卻安詳地在後座打盹,什麼也沒聽見。後來因為居留證的關係多次坐火車返回巴黎,每當列車在此站歇腳時,總有一大堆旅客上下車,打壞車廂內難得的寧靜。而現在,這個在台灣只會被稱作「小鎮」的城市,正用壞天氣還給我我要的安寧。

  回程又經過了廣場,廣場上擺了兩張背對背的長椅,兩尊銅像轉身互望。只是這次,我看見的不是閱讀的男女,兩幅人影若似過去和未來的自己不期而遇,然後感慨地發現道:原來那時的你是這副模樣。

  教堂三部曲,第一樂章。



[對望的銅像]


[彩色玻璃博物館]


2010.04.21 Château des Vaux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