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05/16

文化迷思 II

4. 迷思:法國人的英語情結

  有人說,歐洲自恃有文化,對於美國那種鄙俗的本位主義及全球化不屑一顧,尤其法國最為明顯。又有人說,法國人嫉妒英文成為國際共同語言,因而不屑於開口說英文。

  以前曾提到,台灣的外語教育一直以英文為主,更確切的說法是,英語幾乎是「外語」的代名詞。從國中甚至小學開始一直串連上去的英文課,佔去了外語課的所有時數。構成這點的原因不外乎是近幾十年來親美的政治關係,以及英語居於世界領導地位的緣故,再加上台灣深受地形限制,並沒有形成迫切的外語能力需求,因而造就了外語教學的一元化。

  但在歐洲則完全不一樣,首先各大國之間交流頻繁,尤其邊境居民由於通婚、工作等因素,常擁有雙母語的能力(國語加流利的台語亦是雙母語之例)。其次,與其他外語相較之下,英文不再有完全壓倒性的侵略現象,優勢仍存在,但不是像台灣這種絕對唯一的情況。我舉個例子,我們班43個人,第一外語課程選修英文者有34人,選修德文者5人,選修阿拉伯文者4人(其中兩人是摩洛哥人,本來就講阿語,所以應該算2人)。

  除此之外,大部分人還會選修第二外語,因此那些修德語和阿語的學生第二外語通常就會選英文,而剩下的除了已經提過的以外,還多了西班牙文、義大利文、越南文、中文等選擇。因此我曾說過,你要找到一個人會說兩種外語其實並不是困難的事,尤其再考量到同語系相似加成的效果,在他們看來這似乎並不是什麼真的非常了不起的能力。

  這些和英語情結有什麼關係?讓我們想像以下情境:假設有一個非亞裔外國人來台灣學中文,結果幾天下來他在街上被想練習「英語會話」的台灣人搭訕了數次。這個老外很無奈的說他是法國人,結果害得搭訕的人有點失望。

  這正是我法文老師的故事,姑且不論那些搭訕者只想著利用別人而不顧他人感受的自私心理,憑什麼知道外國人一定都是來自英語系國家?我們都知道,美、英、紐、澳、南非都是說英語的國家,但是當我們看到白種人的時候,你怎麼知道他不是法國人、德國人甚至挪威人!如果皮膚黑一點,又怎麼知道不是來自講西班牙語的南美洲,抑或是中東北非這些阿拉伯地區,甚至是希臘、義大利等等也有可能。當這些搭訕者知道這些外國人來自一個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時,他們還會想要練習「會話」嗎?

  根本的問題在於,一元化的外語教育導致很多人以為只要看起來不像亞洲人的,都會流利的英文,甚至更嚴重地認為反正他一定來自英語系國家;不然就是看到白種人,自動假設他是美國人。沒錯,英文主宰了世界,但是切記英文不等於世界;在台灣對語言這種極度扭曲的世界觀,其實根本就跟美國人自以為美國等於世界沒什麼兩樣。這就是為什麼在法國感受不到「人人拼英文」的那種風氣。不過話說回來,英語畢竟為旅行者與當地居民溝通的唯一橋梁。而台灣民眾在火車站向櫃檯以英語詢問資訊,卻換來服務員法語的答覆,明明聽得懂卻不願開口,這又該如何解釋呢?

  答案很簡單,因為法國人英文爛,所以多數人不敢開口。隔壁的德國人、荷蘭人、甚至北歐國民,英文就是比法國人好上一截。「同樣的英語教育時數,為何德國人的英語就是比法國人好?」已經成為報紙雜誌社論的陳年議題。法國人自己也知道,只要一開口,那怪腔怪調的口音可能要給觀光客們私下嘲笑好一陣子,不如別說。於是,就出現了這種英文問、法文答的莫名其妙狀況了。換言之,倘若詢問的對象為年輕人或是教育水準較高的民眾,敢於開口以英語答覆的機會自然會高許多。更何況,巴黎身為一個超級觀光城市,民眾與商家對於用英文回答各國觀光客的問題,早已習慣。

  當然,因各種原因不屑說英語的人也不是沒有,只不過少之又少,泰半為老年人。因此,下次如果又遇到英問法答的情況,與其抱怨法國人高傲,倒不如可憐對方的口語能力還實際些。

5. 迷思:餐廳吃飯要付小費

  這是一個印象,到歐洲、美國旅遊,飯店房間裡頭都要放床頭小費,去餐廳吃飯也是,坐遊覽車也是,請導遊也是…反正什麼都要另外付錢。

  然而,針對餐廳這部分,在法國,這不是真的。高級的餐廳我不敢說(例如米其林評鑑那種等級的),但一般在街上的餐廳吃飯,顧客完全沒有義務要放小費,換句話說,並不會因為沒給小費然後就給人家一種好像你很小氣的印象。這我問過法國的同學,他說小費是爽才會給,不給真的真的完全沒有關係。

  那如果真的要付一般要付多少呢?一般來說是大約5%左右,也就是說吃個15歐的飯給個1歐就很夠意思了,同樣的,我同學也說純粹看你吃得爽不爽,高興當然就給多一點,然而最多不會超過15%~20%,不好吃或服務不好或你覺得不滿意就給少一點,但我還是要再強調一遍,不給小費真的沒關係。


延伸閱讀:
文化迷思 I
文化迷思 III
文化迷思 IV
文化迷思 V


2008.05.16 Paris LLG
2011.08.01 Dublin(修改)


沒有留言: